今年春拍,一把1948年顧景舟制、吳湖帆書畫“相明石瓢壺”,在中國嘉德以1232萬元的價格創(chuàng)出紫砂壺拍賣世界紀錄。這再次引發(fā)了紫砂壺的收藏熱潮。
飲茶習慣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古代文人雅士平時經常聚集一起,且鼎且缶,以啜以飲,將飲茶及把玩紫砂壺藝視為可獲得無窮情趣的藝術之一。而以紫砂器為紙進行書畫創(chuàng)作饒有趣味,對于壺而言,則平添一段文風雅韻。因此書畫家雖偶一為之,則有功于此道斯大。雅好此道之藏家,往往獨重器之工巧,同時也更求風雅。顧景舟制石瓢壺乃智欲其圓、行欲其方的砂壺珍品。顧景舟的石瓢壺共制作五把,除先生自己藏用一把,其余贈送給吳湖帆、江寒汀、唐云、戴相明幾位給予他技藝幫助、思想啟迪的同好。這五把壺中,除了吳湖帆先生的一把畫面為江寒汀所繪,其余壺的正面均為吳湖帆先生畫竹一叢,背面詩文亦為前賢詠竹之作。除了此次拍賣超過千萬的一件之外,在2008年上海工美秋拍中,顧景舟為唐云制作的大石瓢紫砂壺,成交價為315.84萬元。
今年5月,世博會在上海隆重舉行,滬上知名壺藝設計師談桃林先生以紫砂為媒,借世博寓意,創(chuàng)意設計了“世博壺”和“玉蘭壺”,為這場萬眾矚目的盛會獻上了一份賀禮,同樣引起了收藏愛好者的濃厚興趣。
“世博壺”(右圖)通體圓潤如球,好比你我生活之家園——地球。壺身一側,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題書的孔子名言:“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”,另一側則為陶泠先生繪制而成的上海市市花玉蘭花,該壺紫砂泥質地優(yōu)良,外形線條流暢,涵義深遠。“玉蘭壺”(左圖)壺嘴與壺柄的設計以上海市市花白玉蘭為主體。兩朵嬌媚玉蘭依偎在好似地球的壺身兩側,象征在上海舉辦的世博會將滬上海派文化灑向世界人間。壺頂站立著本屆世博會吉祥物海寶,嬌小可愛的海寶居于地球之頂端,跳起歡樂的舞蹈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。壺的兩側也進一步引申出了本款茶壺設計師的初衷。一側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題書,另一側則由著名畫家張桂銘所繪的燕子飛躍圖,象征著通過本屆世博會要將中國文化播撒浸潤世界文化土壤之中。
“字依壺傳,壺隨字貴”,書畫名家參與紫砂壺的創(chuàng)作,往往受到收藏拍賣界的青睞,“相明石瓢壺”的天價再一次說明了這個道理。